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入探索和生动实践

时间:2022-08-05浏览次数:353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的时间里,始终注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对福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孕育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实践基础。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的时间里,始终注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对福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孕育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实践基础。

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目标,创造性地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以实际行动对“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作出了科学回答。他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要为人民谋利益;在全国率先提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构建“服务型政府”,并在全省推行县级政务公开,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以餐桌污染治理为抓手,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系等。

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一是致力于摆脱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立足于当地实际,提出“扶贫先扶志”“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脱贫精神,大力发展生产力,不仅为当地摆脱贫困提供了不竭动力,也为实现其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积极推动改革开放。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作为地方发展的强大动力,例如,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行“分山到户、均林到人”,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使福建林权改革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三是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提倡依法治湖,整治环境污染;在福州工作期间,强化人大职能,推进地方立法;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期间,建设法治政府,贯彻依法治省等,这些探索有效保障了福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四是注重党的廉政建设。主要是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形成“四下基层”的工作制度,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整顿宁德与福州出现的腐败问题,加强福建党建工作,为福建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十分重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念和科学方法。一是强调创新发展。他指出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并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重大决策,开启大规模信息化建设进程;重视“科教兴农”,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等,为福建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创新动力。二是注重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是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时对当地全局性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他还领导实施了福州市“3820”战略工程,勾画了跨世纪福州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三是重视生态建设。习近平同志任福建省省长期间,提出建设“生态福建”的理念和规划,推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等实践。四是注重以开放促发展。习近平坚持走开放发展的道路,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拓展经济文化合作新领域。

【作者:胡蝶,作者单位为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研习社、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办: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厦门市社会科学院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大连兴馆巷1号社会科学大楼
备案:闽ICP备2022019297号
技术:执觉传媒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