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领导核心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时间:2021-03-31浏览次数:409
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宝贵经验,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冯 霞

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宝贵经验,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到一个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确立了新的更高发展目标、面临新的更严峻挑战和更艰巨任务,更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更需要我们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一、坚强领导核心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决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 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对自己所处发展阶段、时代特征和实践方向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什么时候社会主义实践就会取得长足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立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一是取决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新中国70多年的不懈奋斗,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严重冲击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破浪前行,取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二是取决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时代发展潮流、中国发展条件、人民群众期待基础上的战略考量和理论创新。正是因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实践推进,中华民族才得以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才能顺利开启。

二、坚强领导核心是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进程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既有现代化的共性,更有其独有的中国意蕴,承载着中国现代化的多重使命,展现出中国现代化的美好前景。从主体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现代化,涵盖社会现代化、民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性质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通过自立自强开启的和平发展现代化道路,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力量分阶段、有步骤推进的现代化实践进程,其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相比最显著的区别;从领域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方位的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涵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提升现代化程度和水平的同时,将促进现代化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实现现代化速度和质量的统一。

由此可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要扎实、稳步推进这一实践进程,就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增进社会共识,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热情,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实践。

三、坚强领导核心是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从机遇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从挑战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因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始终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就必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拥护、行动上紧紧跟随习近平总书记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强大的政治定力和正确的前进方向。唯有如此,才能用科学理论准确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在逆势中取胜势;才能科学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从全局角度观察问题,“一锤定音”做决策,“如臂使指”抓落实;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项事业行稳致远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福建日报)


主办: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厦门市社会科学院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大连兴馆巷1号社会科学大楼
备案:闽ICP备2022019297号
技术:执觉传媒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