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韵 曹姝艳
2020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正式启动了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以下简称金砖创新基地),这是福建和厦门肩负的新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推进福建和厦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大历史机遇。因此,建设好金砖创新基地对于福建和厦门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厦门建设金砖创新基地的优势与不足。金砖创新基地落户厦门,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厦门与金砖组织多年的合作渊源,更源于其特有的优势。在地理交通上: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城市,海陆空通达,交通运输辐射五大洲,已成为连接“海丝”和“路丝”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在人文环境上:厦门形成独特的中西文化交融荟萃,华侨文化、闽南文化、海洋文化、西方文化并存的人文景象,有利于展现金砖国家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涵。在产业基础上:厦门以数字经济为主导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值破千亿,已成为国家集成电路规划布局重点城市,国家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唯一试点城市,全球触控屏组件最大研发和生产基地,为新工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政策效应上:厦门是经济特区,又是承载对台合作战略的福建自贸片区之一,更是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虽然厦门具有建设金砖创新基地的诸多有利条件,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创新能力上,厦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2020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厦门在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创新主体及创新人才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厦门应大力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特别要吸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从而更好地为创新基地提供智力支持。其次,厦门还应持续提升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金砖创新基地的建立,标志着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从倡议走向落地,其将成为金砖各国合作交流的新桥梁和纽带。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显示,在国家对外交往中心城市排名中,厦门仅位居第12位,在国际航班、使领馆、跨国公司、国际会议、国际游客等国际化指标上,还应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多维度推进金砖创新基地建设。针对上述问题,厦门可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多维度推进金砖创新基地的建设。营商环境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成长、创新和发展,对区域的综合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当前我国的营商环境优化改革,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增加了投资贸易、创新、人才、信用制度等符合国情的改革内容。相关改革,有利于区域的创新、人才的集聚以及国际化发展等金砖创新基地建设所需要素。厦门是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但仍有提升空间。未来,营商环境的优化应紧密结合金砖基地建设的需求,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基地的建设,实现政府搭戏台,产业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唱大戏。建议从以下维度优化营商环境:
第一,政务服务维度:以打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为目标,做好基地服务保障。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企业创新发展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更多优质生产要素聚集,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通道,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首要任务。为更好地服务金砖创新基地,首先,应打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保障金砖国家市场主体入驻创新基地后可以依法平等地使用资金、土地、人才、水电气等生产要素,平等地参与企业开办、招商投标、创新研发等企业运作活动,平等地享受政府便利服务和市场监管。其次,优化内外联通渠道。对外,继续优化海陆空联通优势,联合金砖国家港口公司、航空公司和政府部门共同协商制定金砖国家专属航线,减少各国之间货物和人员流动的转运率。对内,充分发挥门户作用,继续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联通,减少人才和货物向全国各省区市流动的时间,促进创新人才聚集和海内外产品流通。再次,建设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加强司法数据化、信息化和“两个一站式”建设,重点推进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保护知识产权等营商环境法治指标的改革,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第二,创新维度:以数字化为主线,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厦门在创新发展上,应结合金砖创新基地建设需求,以数字化为主线,实现产业创新。以数字化为主线升级现有产业园,推动数字化和产业化深度融合,加强在5G技术、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新能源等方面的合作,鼓励跨园区合作、强化技术培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建立面向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创新合作示范区,利用成员国差异发挥互补优势和协调效应,加强在能源、燃料、勘探技术、信息技术、航空、核技术、农业、电信等领域的联合研究。
还应增强投资领域支持,促进企业创新。首先,可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数字化发展。积极推动数字化产业通过私募股权基金融资,鼓励中小企业在区域性投资市场和新三板市场挂牌融资,加大科创板和创业板中数字化企业再融资速度。其次,推进对创新基地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强对重点产业和创新产品的金融扶持力度,建立金砖专项产业扶持基金,为重点项目落户厦门提供全项目生命周期的综合型金融服务。
第三,国际化维度:以人文交流及政策沟通为核心,打造金砖国家创新合作网络。结合金砖创新基地的需求,推动厦门国际化的建设,首先应加强金砖国家间的人文交流,促进包容普惠性发展,增强凝聚力和信任度。积极发挥厦门高校资源,制定“金砖专项留学基金”,加强成员国学生间的学术交流,合力培养创新人才。加强与金砖成员国之间的智库交流与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同时,要积极推动厦门与成员国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加强与成员国海外商协会、社团的互动,打造中外友好相处的“城市名片”。
在人文交流的基础上,还应积极构建金砖国家的政策沟通机制。首先,应推动顶层设计,提升各国科技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力。其次,根据各国国情和实际需要,完善金砖国家间合作政策框架,打破制约合作的政策性障碍,就新工业革命发展态势及其与创新、就业、产业链、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等产生的关联进行深入广泛政策交流。最后,要积极推动第四代工业革命创新和知识转移,形成技术和产业标准互联互通,打造金砖国家创新合作网络。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文章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