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园地 党建引领高校育人新征程

时间:2021-05-31浏览次数:418
扎实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高校党建工作也应展现出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的新面貌,以实际行动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郭志钦

省委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是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是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认清形势、查找短板、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扎实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高校党建工作也应展现出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的新面貌,以实际行动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强化理论武装,切实实施好思想建设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开创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我们要充分运用好这个优势,学习学习再学习,真正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引领发展。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要以此为根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在联系实际、笃信笃行上持续下功夫,充分发挥广大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理论学习小组作用,加大青年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走好第一方阵”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提升组织能力,切实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福建、厦门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提升党建工作组织力,有力起到“火车头”的引领作用,持续提升我省、我市高校教育事业的水平。“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和要求。高校在确立自身办学定位的同时,都应该有一流的办学理念和举措,在统筹谋划学校党建工作体系过程中,建立健全与一流学科专业体系相衔接、标杆学院和样板党支部布局合理的基层组织体系,把提升组织力的要求落到实处和紧要处;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努力建好重视政治吸纳、识才聚才的党务工作队伍,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围绕新时代高校发展定位、“双一流”建设目标和高校师资队伍现状,充分发挥“双带头人”队伍的作用,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落实科学人才观作为立德树人的坚实保障。

夯实内涵建设,切实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党建工作聚焦培养一流人才,就是要再深入研究人才培养工程,更加积极主动走进高校学子当中,“弯下身子”“贴地而行”,倾听并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难点困点。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必须把本科教育和创新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和创新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强基固本。高校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大力发展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和新农科建设,重视并加强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过程和正确的就业指导,重视并加强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的塑造,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从而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克服“五唯”痼疾,切实建立科学教育评价体系

我们必须从解决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把破“五唯”(唯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作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环节,积极构建符合学术发展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目前,我省有两所高校入选“世界双一流”建设高校,四所在厦高校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发展,就有必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破“五唯”改革其实就是以量化指标为基础,找非量化点突破,以此建立起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评价体系。面对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和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趋势,依据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的履职情况,高校党组织要主动作为,率先在党建方面推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问题,全力开创学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一律实行学生严出政策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眼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制定科学的教育评价服务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大局,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有效能、更具活力的现代化教育,才能实现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现代化国家、教育强国转变,为早日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


主办: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厦门市社会科学院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大连兴馆巷1号社会科学大楼
备案:闽ICP备2022019297号
技术:执觉传媒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