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科联与华侨大学联合主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厦门实践”理论研讨会在厦举行

时间:2024-04-01浏览次数:381
3月30日,由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侨大学研究基地和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厦门实践”理论研讨会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举行。

1711939583056.jpg

东南网3月30日讯 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厦门实践”是美丽中国建设、人海和谐的典范。3月30日,由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侨大学研究基地和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厦门实践”理论研讨会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举行。

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黄茂兴,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洪金镖,厦门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潘世建,厦门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潘少銮,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丽霞出席开幕式。

黄茂兴指出,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学理化体系化研究阐释;在深度交流中广泛聚智聚力,提升理论穿透力;加强联动和合作,着力推动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

洪金镖表示,本次研讨会有助于汇聚学界力量、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一批具有理论深度、学术价值、福建特色的研究成果,为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阐释、学习传播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亲历者、厦门市原副市长潘世建受邀作专题发言。他用生动的语言、详实的数据、典型的案例,分享了36年来,厦门市委牢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筼筜湖综合治理20字方针,不断践行、丰富、拓展筼筜湖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实现了“山、海、产、城、人”相融共生的全过程,“以环境优化增长、以发展提升环境”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主任、教授李宏伟,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陈永森受邀分别以“学习‘厦门实践经验’,建设数字生态文明”“生态产品价值可持续实现机制探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人的主体性作用”等为题作主旨报告。

在主题研讨环节,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教授林震,以及来自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厦门市委党校、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华侨大学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逻辑、实践理路、伦理价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厦门的生动实践”等视角,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主办: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厦门市社会科学院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大连兴馆巷1号社会科学大楼
备案:闽ICP备2022019297号
技术:执觉传媒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