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公报公布后,在全市社科系统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汇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为加快推进社科强省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厦门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张文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国内外新形势新挑战的背景下召开的重要会议,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推进民族复兴的伟业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更深入、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描绘了蓝图,为全面深化改革勾勒了路径,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增强了信心,鼓足了干劲。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 薛秀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特别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典型代表,我们党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始终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始终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既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勇气和魄力,不断推进社会变革,更在社会变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推进自我革命。以此,不断为全面深化改革赋能,不断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向前。
集美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财经学院教授 章颖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清晰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凝心聚力,催人奋发。《决定》中“改革”二字出现了140余次,谱写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在改革任务部署中,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第一任务,与2035年改革目标表述中的第一句“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呼应,就是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把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广大市场主体关切的根本大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通过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何军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等,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出了系统部署,为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蓝图,也为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厦门始终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近年来,厦门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内外双循环在厦门高效衔接,以敢为人先的担当作为,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试验、探路先行。我坚信,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将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厦门力量”!
中共厦门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 王刚:领会好运用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条原则,是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方法论精髓。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守正创新,突出问题导向,推进各方面创新;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制度体系;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要坚持系统观念,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市社科院副院长、教授 徐隆:要坚决扛起学习贯彻研究阐释、宣传普及全会精神的政治责任,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核心要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要深学笃行落实见效,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化自身改革,创新办好“社科名家沙龙”,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开展应用对策性课题研究,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精准资政建言,加快构建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以更强使命担当为厦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市社科院科研部主任 王玥娟:高擎改革旗帜,作答时代课题。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为我们做好时代课题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社科课题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开展深入研究;要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学出忠诚、学出担当、学出本领,不断提升社科智库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要改革课题管理机制,共商课题与建议,互鉴交流与合作,搭建共建共享平台;要紧扣综改试点开展研究,力争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持续发挥课题成果宣传转化的“乘数效应”,为厦门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