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首个数字化社教课程上线 | 鼓浪屿上“晓”世界面向中小学开放预约啦

时间:2023-05-09浏览次数:505
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政策对博物馆研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博物馆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必须肩负起全民文化传承、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政策对博物馆研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博物馆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必须肩负起全民文化传承、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接连开发了“玻粒造物”“宫里过端午”“皇宫屋顶上的‘三有’”“陶色瓷韵”等20+社教课程,服务青少年近3万人次。

玻粒造物: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玻璃的制造工艺也是一门学问,来馆欣赏西方玻璃器,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玻璃装饰画。

皇宫屋顶上的三有:了解紫禁城宫殿建筑的特点,一起学习如何通过屋顶区分尊贵等级,一起看看屋顶上有哪些特别的神兽吧~

珐琅寻踪:什么是珐琅工艺?中日两国的珐琅工艺和审美有什么异同?快来欣赏清代画珐琅器及日本七宝烧,动手制作超有挑战性的掐丝珐琅画!

皇帝服饰上的秘密:清代皇帝的龙袍上,除了龙之外,还绣有十二个小图案,每个章纹都代表一种美德,你最想要什么章纹的美德呢?动手绘画一个酷似龙袍的手工包吧!

陶色瓷韵:古伊万里瓷模仿明代五彩瓷,具有花纹丰富,用色鲜艳的特点,一起来创作属于自己的伊万里瓷盘菊花图样吧!

宫里过端午:想知道古人是如何过端午的吗?快来宫里过端午,解锁端午传统玩法!体验悬艾人、斗百草、射柳、系采丝等一系列好玩的端午民俗!

在拥有丰富社教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首个数字化社教课程《鼓浪屿上“晓”世界》将于5.18国际博物馆日上线。课程中,我们将带您在中西合璧的历史风貌建筑和皇家珍藏的异域文物珍品中,见证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了解鼓浪屿的前世今生。

课程简介

课程以“探索历史建筑”、“追忆历史名人”、“守护历史文化”为题设置了三个章节,围绕“跟着文物去旅行”的主线,通过交互性图文长卷、动态漫画、场景复原等多种呈现形式,为学生打造一场虚拟参观游览之旅。

第一章,将5个鼓浪屿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场景复原,以拟人的手段建立卡通建筑小课堂,让学生了解西洋风貌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精美文物、设计风格以及人物关系。

章节结束前,通过互动小游戏,增加课程记忆点,尊重了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记忆发展的自然规律。让学生置身其中,一步一国,尽情的“游”世界,“晓”世界。

第二章,以情景漫画、图文介绍的形式走进“人物长廊”,分别从医疗、体育、文化和音乐四个方面入手,为学生介绍4位鼓浪屿的杰出人才。通过人物的衔接关系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鼓浪屿的文化魅力所在。

第三章,以动画开篇,展示郑成功收复台湾守卫了我国领土安全。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的我们该如何守护和传承鼓浪屿历史文脉,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点燃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此次课程突破了“参观+讲解”的传统模式,将博物馆教育展现的形式生动化、具象化,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新。

通过鼓浪屿独具特色的建筑群,以及明清以来的外国文物,引导学生保护和传承好鼓浪屿历史文脉,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保护文物遗产的责任。培育学生站在传承历史文脉的思想高度,推动价值共享,坚定文化自信,真正实现让学生玩有所获,学有所得。


主办: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厦门市社会科学院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大连兴馆巷1号社会科学大楼
备案:闽ICP备2022019297号
技术:执觉传媒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